下载
APP

【比投】罗雅博 入选中国文学名家英豪榜•百强榜,编号为30号

中国文学名家英豪
认证主编 401 作品 | 12万+ 阅读

热活量

35342

支持量

4304

转发量

13

浏览量

260
距活动结束:
112: 30: 12
中国文学名家英豪榜•百强榜

images/2/2019/09/RLGd7pPG4y4Pge2lD72PLQxMyPa2LA.jpg


村口,那棵大槐树


作者:罗雅博

 

在广袤的陕北大地行走,时不时你就能路过一个个村庄,在村庄里你就能发现一棵或者两棵古槐树映入你的眼帘,绿荫如盖,像一把硕大的绿伞撑开在村口,尤其是在炎炎夏季,一眼望去,心里瞬间会涌起些许凉意。树下通常会坐着几个老人,卧着几条灰眉子土狗,几只咕咕叫的鸡也在树下溜达着,透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通常村口的大槐树下,一般就会形成一个场子,人们习惯茶余饭后,聚集在大槐树下,共话着庄稼的耕作,年成的欠收,闲谝着家长里短,交流着村子里村子外的最新消息。特别是到了饭时,人们端着海碗,不约而同走到大槐树下,或蹲着或坐着,似乎连饭也能吃出别样的味道。大槐树下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就浓缩了整个村子的人情世故,大槐树也像一位睿智的耄耋老者,见证了这个它所庇护的村庄经历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村子里发生的风花雪月、世事更迭的故事。树下通常还有一盘碾子或者石磨,咯咯吱吱,轰轰隆隆,碾压着磨碎着村人们的日月,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往复更迭。


村子里的老人们大都把树龄超过百年的槐树称为神树,树能通灵,大都把一些期盼五谷丰登、家和兴旺的朴素愿望愿意细声倾诉给大槐树听,为和顺的未来祈祷。还有人给大槐树上绑一道红布或者围一块红绸,以示虔诚,把大槐树做为精神寄托的图腾来顶礼膜拜。


我儿时是在一个四面环山、依山傍水的镇子渡过的,镇子原先是一个县的建制,叫固临县,陕北人耳熟能详的兰花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镇子不大,一条街道,分为南街和北街,沿东面山根而居的人,叫窑台,分为东窑台和西窑台,幼时的记忆里在东窑台就有两棵古老的大槐树,据槐树下居住的老人讲树龄也有几百年了。一棵树遭受雷击,树中间是一个黑魆魆的大洞,饶是如此,两棵大槐树仍然枝叶繁茂。树下有一口甜水井,人们通常称为官井,据说是早些年清朝政府打的井,所以叫官井,在大槐树旁边早先还设有水局子,卫护着官井。看来无论哪朝哪代,统治者都还是为老百姓着想、谋福利的。官井上面是一块巨大的青石中间掏了个井口铺就的,青石经人们常年操作打水磨的光滑如镜,井口的石头上是人们吊水的井绳磨下的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凹槽印痕,弥漫着久远的古老沧桑的印迹。乡亲们早已忘了东窑台的存在,把有大槐树有官井的那一片区域一律统称为大槐树,大槐树就成为固临县新派生出的一个地方。


儿时的记忆里,大槐树下还有一方平台,给镇子里公家人发布一些消息、公告时使用,可能是由于官井供着全镇人的吃用水,人来人往挑水的人多,有利于消息的扩散的缘故吧,有时就把告示张贴在大槐树上。平台的旁边是过去屯兵的营寨,儿时因为年幼只能是哥哥姐姐往家抬水吃,大人们帮忙从井子里吊上一桶水,我们步履蹒跚着抬回家,一天要抬好几趟,才能把家里那口大瓮装满。总记得抬水时还要抽空钻到大槐树被雷击的树洞里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有时也在树上粘知了鸟,掏鸟窝,或者睡在粗大的树枝上看洁白的云朵在上空飘过,把一个少年幼稚的幻想放飞,全然忘了生活的重负,儿时有限的快乐竟然来自一棵树。


说起槐树人们自然会想到山西临汾洪洞县,每年不光是全国各地的人,到洪洞寻根祭祖,还有海外华侨,不远万里来到洪洞,说自己的根在这里,他们认为在自己身上,客观上有着共同的烙印,就像婴儿的胎记,出生伊始,一辈子也不能消除。比方说有人愿意在家门口种棵槐树,有人愿意背着手走路,有人小脚趾甲是两瓣的,这些汉人统有的特性和习惯,似乎佐证着自己身体里流着正宗的汉人血液,一脉相承,一门同宗。找不到根在哪里,无论自己身在何处,就感觉自己一直在尘世中飘泊着。找到血缘,就好像找到历史脉络,找到了家。


我把儿时的出生地当作我的故乡,那村口的大槐树,似乎在昭示着人们:有树就有根,有根就有家,祖籍在哪,故乡就在哪家国情怀的浅显道理。


罗雅博,1966年7月生人,市卫计局宣教干部,中国计生协摄影社摄务委员,《陕西日报》特约撰稿人,《中外华语作家》、《中国作家联盟》签约作家,喜好涂抹文字,摄影旅游等,有小说、散文、摄影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个人海报 首页海报 报名参加
首页 记录 排行 详情
生成个人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260
点赞 4304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