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邓英肇入选了改革开放40周年10杰诗人榜•10佳诗人榜,编号837号,请大家多多支持

文学艺术网
认证总编 39875 作品 | 30043万+ 阅读

热活量

0

支持量

0

转发量

0

浏览量

0
距活动结束:
112: 30: 12
改革开放40周年10杰诗人榜•10佳诗人榜

双江秋月


  ——水府庙戏楼的依靠



      文/邓英肇        


                     


        双江秋月,宝庆八景之一也!君不见,南江嘴上,烟柳墙头,突出一座画楼丹柱的近水楼台?欲感受明月先得之雅趣,随我上去走走?于是叩小園,上层楼,凭栏处,给爱挑剔的眼睛,找个好角度。


        仰秋月之高洁兮,伏双江之清澈。我倚危楼酌双江兮,又上云墙窥新月。爱窥新月姗姗圆兮,怕看圆后天天缺!人生与月何其似兮,也有上弦和下弦也!


        “多情应笑我",什么年纪了?还多愁善感!经不住双江荡怀,秋月开眼界,又激动得回首五百年,去探密水府的那些事儿……


        盛世增旧制。所谓“万历中兴"?不过是大明气数的回光返照,当回光返照到偏远的宝庆时,这里的父母官和有识之士便抓住了这个机会,给南水北流,东水西走的地域特色立个醒目的标志。替早到的秋月搭座接引的平台。给拥挤的水族建栋快乐的行宫。替不踏实的船民设座祈祷平安的神坛。于是资邵二水的交汇处耸立起一座多层多角多功能的亭楼式建筑。


        临水顾影,波及洞庭寻背景。朝天发话,传声凌霄做模型。好大的口气!不错,瞧这翹角如勾,飞檐展篷的小红楼,在乡土古旧的丘陵地带,还真找不出一座古迹与之媲美!连那高高在上的魁星点斗也受其影响。看他骄傲得做跳跃状,手执朱笔,大写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的传奇故亊。这种寓意吉祥的装饰物,现在不常见了,都付诸于现实了!


        别啧啧地忙着称奇,它不是水府庙,它只是水府庙的戏楼,水府庙在它的对面。比较浓抹重彩的古戏楼,内敛的主体建筑更庄严肃穆。烛光摇曳的大殿供奉园睁豹眼的火神菩萨。邵阳自古多水患,地方上便借重火神的威风,来震摄兴风作浪的水怪。小时候我去过那里,没有院墙,没有廂房的大殿里,黑乎乎的火神坐像象尊大铁塔。有人说它是生铁铸的,大炼钢铁的时候投进炼钢炉了。


        想当年,鞭炮过后,紧锣密鼓催出了激昂高腔,也请出了上罢香,拜过神的香客们。他们轻快地步出大殿,面对戏台,愜意得当中一坐,双手柱膝地伸长脖子,张大嘴巴,痴痴地盯看水袖飘飘,弓馬潇潇……


        泥脚杆子不夠坐的份儿,他们围在戏台两边,挤着靠着喝釆着。他们的喝釆,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强音!


        神人同乐的连台好戏好长好长啊,长得把梁柱缠成黑黑的包浆。春秋大祭的社火好旺好旺啊,旺得把湘西南烤成红红的热土。喇叭声声惊回首,什么时候?水府庙给大道让了路……


        秋月依旧在,双江照常流。匍伏在双江秋月下的古戏楼且高枕无忧。因为双江的拥抱,秋月的关(光)照,成了水府庙古戏楼得天独厚的大依靠!



神游黄鹤楼



邓英肇



        历代屡毁屡建的武昌黄鹤楼,故址在蛇山临江的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二二三年)。解放后给长江大桥挪地方,迁至距原址几百米的高观山上。当年我到此一游,今天写它,神游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紧锣密鼓,发财心切的小李老洪邀我去武汉做生意。生意沒谈成,在他俩万念俱灰躺着不起的时候,我洗嗽停当独自外出,从红钢城坐公共汽车,摇呀摇地去逛黄鹤楼去了。


        是的,我比他俩想得开,”生意不成和气在。”和心静气地看山看水,权当自费旅游。试问,在那”灶边扒蚯蚓”的自闭年代,谁能狠得下心来千里迢迢地看风景?


        爬上高观山陡峭的台阶,仰望八面威风的黄鹤楼,我惊得脱口"哎呀呀!”照像师傅眼观四向,他们发现来了一个“乡下人",于是一哄而上揽生意。为首的大姐会说话,她说这里是三国周瑜点兵的地方,在这里照像,用历史的舞台做背景,形象高大有意义!

         我的确是个“乡下人“。我太想沾古人的光了一一我敞开大衣,挺胸叉腰地造了个“一览众山小"的型,想留张"英气勃发”‘的佳照,结果浪费了表情,枉花了五块钱,第二天一早去取照片时,再也找不到那位大姐了。无奈又在桥头的国营照像点照了像,才沒有给此行留下遗憾。事后照片寄到厂里,同事们抢着看,有人惊呼:“哟,这不是我们车间的小伢子?看照片象个当官的!“ 


        照罢像又花几块钱买门票登楼,兴奋得不知登了几层楼, 只见那浩浩荡荡的长江,那莽莽苍苍的大桥,那晴川历历的汉阳树,那荒草凄凄的鹦鹉洲,随着我的升髙,它们一层层矮了下去。有八面来风为我鼓翼,有高天远水为我壮怀,登到顶层,气不喘,色不改,凭栏远望,吟一曲"日暮乡关何处是",叹惜崔翁没能赶上好时代……


        游罢黄鹤楼三十多年了,期间很少想起它,因为当年游得太仓促,感受不深,今天想起写它,心有所系也!


        古人云,山不在髙,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名这灵,就是高人给山水点化的思想。是的,灵性的山水是有思想的。


       “南岳之足"的岳麓山,有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书声人声而蜚声海内。"孤起平地数丈“高的郁孤台,因为"毕竟东流去"的情绪渲染而引得无数人凭栏拍栏。《爱莲说》的原产地盛产“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品质,宝庆城小名气不小。流程不足三百公里的滇中普渡河,缘因佛祖"普度众生“而风生水起。比较诸多起点不高名气高的名山胜水,你高高在上的黄鹤楼,可有大思想?


        有人说,黄鹤楼的存在,是为了寄托崔颢的愁怅。我说不全是。知道"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搁笔不敢续“的故事吗?这个文人相亲的故事珍藏在黄鹤楼下的搁笔精舍里。那低矮的红墙青瓦多象它谦虚的主人一一默默的仰望,任前人独唱。可惜年轻时我目不识珠,不明白这寓意深沉的思想架构用心之良苦,竟与其失之交臂。


        李白贵有自知之明,在黄鹤楼上惜墨,而跑到下游的风凰台高歌去了。这有验证自己的意味一一正因为《登金陵风凰台》不及《黄鹤楼》响亮,正因为李白的聪明和超然,才在历史上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千百年人事潜移默化,李白的谦谦之风总感化不了一些人,他们仍津津有味做自视很高的事一一耗尽巨资再版的《三国》《水浒》,结果无人叫座。亦庄亦谐的《西游记》,被改编成插科打浑的噱头,所谓的”大话”,既在糊弄观众更在嘲笑自己!还有那些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他们把美丽的《草原夜色》,静谧的《深山月亮》,唱成尖利的呼啸或有力无气的哀叹……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打搅原生态!


       神游黄鹤楼,感触良多。


作者简介:邓英肇,男,湖南邵阳人,1948年生。当过工人,做过手艺,经过商。2003年开始写作,在邵阳日报发表了四十多篇散文,其中《寻梦江南岸》的一组散文,获2006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
个人海报 首页海报 报名参加
首页 记录 排行 详情
生成个人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0
点赞 0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