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比投】时庆田 入选神州当代文学名人英豪榜,编号为399号

神州文学家园
认证编辑 11966 作品 | 3190万+ 阅读

热活量

85585

支持量

9229

转发量

49

浏览量

9303
距活动结束:
112: 30: 12
神州当代文学名人英豪榜

作者简介


        时庆田,男,1951年10出生于临西县丁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974年中师毕业后,相继任小学、中学语文教师。1986年调入县审计局,曾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等职。本人素爱写作,改任行政工作后,写公文、搞报道,闲暇写散文,笔耕不辍。文章曾发表于《邢台日报》、《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北经济报》《河北财会》、《河北审计》《中国审计》。2017年加入临西冀南文学社,在《冀南文学报》发表散文《卖豆腐的小陈》、《我家有绿春常伴》、《蛙鸣声声》,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








【名家点评推荐优秀作品】






时老师的散文《奶奶的老花镜》,通过一幅几代人相传的水晶老花镜,深情的叙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变迁,充满艰辛和快乐!从民国到现在,几代人的生存和劳动现状,也折射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质朴的语言,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向读者传递是热爱生活拥抱生命的正能量,勤劳、善良、憨厚、诚实的品德在彰显人性之美!


            一一修哥拾贝












     奶奶的老花镜




           文/时庆田






        奶奶生于清末年间,故于上世纪1963年,享年73岁。奶奶一生养育了我伯父、姑姑及我父亲三人。在我奶奶身怀父亲时,爷爷随街坊几个穷哥们闯关东去了,后患速急病死在他乡。那些年奶奶拉扯三个孩子,独挑家庭重担,受尽了人间疾苦。


        我记事时,奶奶已六十多岁,满头银丝,驼背,裹着一双"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咯噔咯噔的。那时我兄弟姐妹五人,奶奶领着大的,抱着小的,每天做三顿饭,还要操持家务。虽劳累,看到孙儿绕膝,自然笑口常开。一到冬天,奶奶便独自一人睡在厨房里的土坯炕上(土坯炕连着锅头,做饭吸热而温暖),炕角放着一盏小棉油灯,灯头豆粒状大小。在昏暗的灯光下,奶奶盘着一双小脚围坐在被窝里,戴着一副老花镜,凑近灯头,为我们兄弟姐妹缝衣补袜,一会儿累了便摘下眼镜,揉揉眼角,稍时和我们拉起家常:这是老花镜,水晶石的,全毛全翅的,铜质镜框,戴上去眼发凉,又不觉累,花眼的人谁戴谁合适。不知道谁买的,也不知道谁留传下来的,不算是宝物,在咱家也算是个物件。1963年夏,家乡卫运河闹大水,奶奶那时住在舅爷家。大水过后,父亲将奶奶接回家,见到她说话比比划划,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在舅爷家已得脑血栓),后来病一天比一天重。这年冬天,奶奶在弥留之际,唤伯父来到炕前,只见她一会清楚一会迷糊,不能说话,有气无力地用左手指指枕头底下。伯父好象明白了什么,轻轻的搬了一下她的头部,掀下枕头角,一看竟是奶奶常用的老花镜。奶奶走了,留下了老花镜,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我哭干了眼泪,欲喊无应。奶奶走了,伯父接过了老花镜,视为传家宝,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








        伯父于1974年病故,享年64岁。生前曾任村武委会主任(建国初期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相当于今天民兵连长),大队管委会委员、生产队长、保管。伯父心眼好,为人厚道,别管谁家有红白喜事,总把他请去操心料理。东家条件好的也不能很出格,条件差的也能叫你说的过去,事情办的没有不满意的;要是谁家生气打架,便主动良言相劝,他好象有灵丹妙药一样,一去便化干戈为玉帛;谁家有病有灾,他帮着看医生(有位医生和伯父是世交)。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天,他领着医生,擓着一竹篮子药品,挨家挨户给孩子们种"牛痘"(一种疫苗,防天花病毒)。那时我小跟在他身后玩。这事使乡里乡亲、老少爷们非常受感动。他本人无子无女,可对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好。伯父在村里落了个好人缘,人们都很尊敬他,喊他"憨殿大爷"。到晚上,村里的老人、年轻人都找他聊天,和他交朋友。他这一生叫朋友喝酒足有几大缸,不过他一人不喝酒。年近花甲时他当生产队保管,给村民分小麦、玉米、地瓜、杂粮等。由于眼花了,便戴着家传的老花镜,仔细辩认细小秤星,从秤头上谁也别高,谁也别低,大家提不出意见来。那时生产队有仓库,里面存有粮食之类,他虽然没有文化,却能用自己认识的"洋码"、符号标记出来。他经常戴着老花镜,拨拉着紫檀算盘,一点一笔勾划着出入库的粮食品种及数量,心想集体的东西一定要保管好,绝不能让它出差错!有时我跟着他去仓库,看有没有少了什么,老鼠咬了什么没有,那一串钥匙经常别在腰间。一到春天青黄不接,他还给队长建议:谁家生活过不去,给他几十斤粮食吧!可是他自已从未从仓库私自装过粮食。1974年春天伯父得病了,不少街坊邻居把家里仅有的几斤白面(小麦面粉)给他送来,说家中没钱,给你几斤面粉养身体吧!伯父流着眼泪不知说什么好。伯父病故时,全村绝大部分户去吊孝,送上纸钱和随上3到5角钱的礼,都说好人为什么走这么早。一位普通农民,受到如此厚待,这在我们村是绝无仅有的。伯父之死,引起全村人的痛惜,都说这样的好人村子里没有了,恐怕三五个村也找不着一个。不仅街坊说连我也这样认为,尤其他常给我说的话:把自己看轻着点,把别人看重着点;把钱看轻着点,把人看重着点;君子不忘旧交。这些话至今还规范着我的行为。街坊们说,庆田不错,但还赶不上他伯父。伯父走了,老花镜及紫檀木算盘自然传给了我妻子。老花镜她用,算盘却藏在箱子里。这时的老花镜残缺不全了,镜框为酱紫色硬质塑料的,镜片只有一只是水晶石的,另一只是有机玻璃的,可见伯父敬重"传家宝",这是奶奶留传下来的,那怕只有一只镜片也要留传下去。


        我妻子是氮肥厂职工,已退休在家。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心灵手巧,是土生土长的"向阳花"。现在不时戴上老花镜,蹬起尘封多年的缝纫机,为街坊邻居做个妇女常用的围裙,缝补小孩的秋衣秋裤,改改老太太衣服的大小。只要有人找她做活,总是笑着说,有小活拿来,帮你做一下,这不算事。若是街坊邻居谁家娶儿媳或出嫁闺女请她做被子,她说,我儿女不全,你不嫌弃,我就去做。说着把老花镜装在兜里,往她们家做被子去;谁家添了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她主动戴上老花镜为孙辈做"虎头鞋"。她就是这样善良、憨厚。


        妻子在娘家为长女,母亲四十多岁因病离开了我们,她又当姐姐又当"母亲",弟弟妹妹们生活料理她一手担起来,尤其两个小妹妹,年龄相隔十几岁或二十岁,当姐姐的连她们的鞋脚衣服都缝制好,供她们穿用。在我家,姐姐过门后我为长兄,兄弟姐妹四五个,当嫂子的待他们象是自己的亲生弟弟和妹妹。我父、母亲因有病六十多岁也离开了人世,弟弟娶妻、妹妹出嫁的事,全是妻子操办。现回到家看到侄媳、孙儿一小伙,她笑得合不拢嘴。


        奶奶的老花镜,妻子一直精心地保存在抽屉里。有一年我将硬质塑料镜框换成金属的了,看上去金灿灿的,一只有机玻璃花镜片也换成水晶石的了,不过戴上去远不如奶奶留下的原装原物的好,并配了眼镜盒。


        大女儿早就给我说,老奶奶传留下来的老花镜,大爷爷用过的紫檀木算盘,以后要传留给我吧!尽管只剩有一只奶奶留下眼镜片!一副老花镜包含无限情思,有着几代人的故事!这不仅是老花镜的留传,而是几代人勤劳、善良、厚道的精神在接续!   


             2018.7.2












(神州当代文学名人英豪榜)预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时庆田,男,1951年10出生于临西县丁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974年中师毕业后,相继任小学、中学语文教师。1986年调入县审计局,曾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等职。本人素爱写作,改任行政工作后,写公文、搞报道,闲暇写散文,笔耕不辍。文章曾发表于《邢台日报》、《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北经济报》《河北财会》、《河北审计》《中国审计》。2017年加入临西冀南文学社,在《冀南文学报》发表散文《卖豆腐的小陈》、《我家有绿春常伴》、《蛙鸣声声》,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名家点评推荐优秀作品】时老师的散文《奶奶的老花镜》,通过一幅几代人相传的水晶老花镜,深情的叙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变迁,充满艰辛和快乐!从民国到现在,几代人的生存和劳动现状,也折射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质朴的语言,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向读者传递是热爱生活拥抱生命的正能量,勤劳、善良、憨厚、诚实的品德在彰显人性之美!
个人海报 首页海报 报名参加
首页 记录 排行 详情
生成个人海报
点赞作品
观看15s视频完成点赞助力++,发现更多新奇特
让视频的内容成为话题,让品牌仿佛您身边的朋友
阅读 9303
点赞 9229
更多
  • 广告
    评论 暂无
    发表评论